第一百三十八章 围捕-《过河卒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如果只是吴光璧一人逃跑,还真不好抓他。

    这次小殷亲自出马,璇玑星主从旁策应,人手方面除了张无暇率领的上清宫道士、紫光社的部分人手之外,以湘州道府为主,足够了。

    许寇等人留在金陵府,继续扫尾工作,主要打击宋怀义等江湖势力,张持月、谢池鱼从旁协助。

    至于已经接受改编的黑衣人和官吏,许寇提议暂时不动。

    清除了外部的江湖势力,拔掉了汪瑶迦、吴光璧等核心指挥,再扫灭残余的“客栈”和青鸾卫,这些改编的黑衣人和官吏已经翻不起大浪。

    或者说,这些人既然当初选择接受改编,就不是死硬分子,而是十足十的墙头草,风往哪吹,便往哪倒,眼看着道门掌控了局势,他们自然会倒向道门。

    不动他们不是宽宏大量,而是出于稳定局势的考虑。江湖势力也好,“天廷”和“客栈”也罢,都属于外部势力,不管怎么清洗,影响不大。而已经接受道门改编的官吏和黑衣人,则属于内部自己人的范畴。

    内外有别,如今大战在即,实在不宜在内部展开大范围的清查,使得人心惶惶,士气受挫,若是大开杀戒,部分接受改编却没有被策反的黑衣人也难免不安。

    许寇提议不动,就是为了避免激化内部矛盾,以免引起内部不稳,造成正面战事失利。就算真要清算,也可以等到战事结束大获全胜的时候,再慢慢秋后算账也不迟。

    小殷接受了许寇的提议,认为这是可行之策。

    不过小殷把这个策略上报给五娘之后,五娘没有完全同意,她认为不动是对的,不过不能完全不提此事。官方没有一个明确定性,那么就会生出许多流言,导致人心浮动。没有正史,野史就会占据正史的生态位。皇权不下乡,就会有所谓的乡贤治理地方。

    关于这件事,道府官方不能装作不知道没发生,更不能只字不提讳莫如深,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和说法,安定人心。

    说得通俗一点,是杀是剐,是生是死,总要有个痛快话。

    在这件事上,完全可以论迹不论心,既然没有实质性的叛乱举动,那么就应以教育为主。

    于是五娘提出,直接给出政策,鼓励有关人员主动承认错误,自首者一概既往不咎,若是心怀侥幸心理事后被举报查出者,则要顶格严惩。

    小殷又觉得还是五娘更有道理。

    许寇当然不能说什么,他只是一个副堂主,连次席都不是,五娘则是第一道宫紫霄宫的掌宫大真人,位列道门最高议事,能让小殷听话的人不多,五娘绝对算一个,这就是含金量。许寇虽然觉得掌宫大真人有点过于妇人之仁,但也只能高呼掌宫大真人英明。

    齐玄素很早前就对张月鹿说过,不要跟老辈们争论对错,没有意义,因为形势比人强。我们要做的就是等,等到我们上了位,便是我们说了算,把不合时宜的全都改掉。

    如此兵分两路,许寇等人留在金陵府,小殷和璇玑星主前往湘州。
    第(2/3)页